(2025/01/24更新)(共309間)
前言:
世界發展急速,今日的風景已跟往日不同,
即使是一塊年代久遠招牌也有被拆下來的時候...
作為普通市民,或許不能阻止這些改變,但背後有不少人堅持將數十年來的味道及景色保留至今
只等待大家尋找並遇上
「過去將無聲消失,不要在快消失時才匆匆紀念!」
以下將整理在香港有歷史的食店,給自己一個機會重新認識香港
給堅持的人一份支持,甚至可以將味道傳承下來
聲明:
本帖絕無贊助,也不接受任何宣傳委託
筆者不是Foodie,目的只希望保留流傳下來的味道及風景,讓下一代能夠體驗今日的味道
而且由尋找(以兩腳在街上一家一家找),光顧(上班關係,光顧機會也受限)及整理餐廳,已用了近3年時間,
加上部落格的內容更新,根本不會有時間去拍攝及剪接...汗,
更重要是筆者性格低調,更樂於以一個無名食客去享受食店本來的面貌(一人旅的宗旨)
所以一般只作簡單拍照及紀錄,然後以簡單說話作結)(實用向)
食店數十年來每天早睡晚起,比一般人少休假(甚至年終無休),不會是輕鬆工作,希望將溫暖傳到食店心中,讓味道得以延續
收錄原則:
1. 目前階段以40年以上老字號餐廳為優先,因為40年歷史的餐廳將面對以下問題:
A. 舊樓強拍/市區重建 (50年樓齡以上低層數舊樓可被申請強拍重建,甚至整個區域被政府收回重建)
B. 老一代退休(即使20歲開始經營,40年後東主也60多歲了)
C.下一代交接問題 (下一代未能去到老東主的水準,甚至是不願意接手)
D. 第二代業主大幅加租 (即使老一代願意提供便宜租金互惠互利,但下一代在客觀條件上較難維持低租金)
2. 大型飲食集團不會在收錄範圍之內(如1968年創立的大家樂、1972年創立的大快活等等...)
3. 本帖以輕易體驗的平民級食店為先 (太貴筆者也吃不起...)
4. 為了公平起見,除即將結業或食店新增照片等內容外,筆者不會在更新日誌中寫上餐廳名稱
(如果像不少專頁或雜誌那樣集中介紹一家食店,便會在同時間出現大量食客,既享受不到正常服務,食物質素也不能保證,換來食客批評,
熱潮一過又回歸老樣子,是嚇退真正知音人的的惡性循環,
與其一次又一次人氣爆氣,倒不如一口氣將食店整理出來,交由大家選擇)
攻略要點:
1. 雖然大部份食店也有不錯的體驗,但或許有一少部份食店不符合期望,宜先作簡單資料搜尋再作決定(如Google及Openrice)
2. 重要:在決定前往前緊記調查開店時間及定休日,避免失預算 (例子:遠離市區的舊式茶樓會在下午2~3時左右關門,大排檔吃即炒小菜的在黃昏後才開門)
3. 部份說明是「街坊向」的餐廳,,較難知道店家的拿手菜,必要時建議點較保守的午餐、晚餐、快餐、茶餐等等
4. 有些食店開業年份不詳,如知悉請幫忙告知,在此感謝 (香港人會找到本帖嗎?......)
註:因為收錄餐廳超過300多家及照片超過1,100張,故決定分成4區,令載入及尋找更有效率
地區索引
香港(82間)
請前往改良版本的「香港自助遊 (老字號食店、傳統冰室整理) (香港區)」
九龍(141間)
請前往改良版本的「香港自助遊 (老字號食店、傳統冰室整理) (九龍區)」
新界(73間) 及 離島(12間)
請前往改良版本的「香港自助遊 (老字號食店、傳統冰室整理) (新界及離島區)」
已結業老字號餐廳(103間)
請前往改良版本的「香港自助遊 (老字號食店、傳統冰室整理) (已結業餐廳)」